近日,《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印發,提出到2025年,力爭全市新增注冊個人購置汽車中新能源汽車占比50%左右,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同時,《意見》提出力爭到2030年全面實現電動化,這意味著西安是繼海南省之后,我國首個提出2030年汽車全面電動化的大城市,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樹立了新標桿。《意見》目標是到2025年,將西安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力爭西安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市汽車制造業的40%以上,產銷規模穩居全國前列。2025年私人新能源車滲透率50%,力爭2030年全面電動化汽車產業是西安的支柱性產業,西安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也走在全國前列。特別是 2013年進入全國示范推廣試點城市,西安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入新發展階段。經過多年努力,到今年10月,西安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17.86%,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意見》提出,到2025年,私人領域力爭全市新增注冊個人購置汽車中新能源汽車占比50%左右,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停車便利、不限行、充電樁補貼等優惠政策。鼓勵整車企業加大渠道建設和促銷力度、開展“以舊換新”等模式,讓利消費者,促進私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力爭2030年全面實現電動化。2021年起,新投運的綠色物流轉運中心城市配送轉運車輛全部采用純電動車;2024年,公交車、出租車實現全面電動化;2028年網約車實現全面純電動。2022年底前爭取向市場投放1000輛小型電動建筑垃圾運輸車;力爭到2025年,渣土、環衛(中小型)、攪拌、城市客運、景區、通勤、物流、駕校和考試等車輛實行電動化替代。長期以來,西安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形成以新能源乘用車為優勢特色的現代汽車產業體系,全產業鏈格局形成。《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乘用車基本形成高、中、低端全覆蓋,純電動與混合動力多路線,轎車和SUV全系列發展的格局。《意見》指出,大力支持比亞迪發展新能源汽車,推動比亞迪發揮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先、品牌領先、市場領先優勢,支持企業DM-i超級混動和純電動并行發展,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新車型,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同時,在做大做強動力電池產業方面,推動比亞迪等持續放量和提產擴能。力爭到2025年,全市汽車動力電池形成配套西安、供應全國,產銷規模居全國前列的發展格局。《意見》提出,支持制定新能源汽車整車、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安全檢測標準,逐步推動動力電池針刺試驗等綜合測試工作。針刺測試通過一個導電的金屬針刺入電池內部,模擬電芯內部在正負極通過異物/短接等方式發生內部短路時,觀察電池的安全表現來驗證電池在內部短路情況下的安全性,是行業公認的評價電池安全性的一種測試方法,代表更先進的技術水平。推進針刺試驗的恢復對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將起到重大意義。西安緊緊抓住解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痛點問題,率先在全國提出推動動力電池針刺試驗,將為各城市新能源汽車發展樹立安全標桿。西安深入貫徹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精準把握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趨勢,依托龍頭企業,持續補鏈、強鏈、延鏈、增鏈、穩鏈,培育聚集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產業鏈關鍵零部件配套企業,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為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推動綠色發展貢獻力量。